新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即將全面啟動,本輪督察首次允許啟動容錯機制,對在生態環保工作中擔當盡責且成效明顯,但因客觀原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等情形,可實行容錯機制,鼓勵有關干部擔當作為。
首提督察中允許實行容錯機制
生態環境部9日消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將于近日陸續進駐上海、福建、海南、重慶、甘肅、青海等6?。ㄊ校约爸袊宓V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兩家中央企業,開展第二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8日,生態環境部專門致函被督察?。ㄊ校?、集團公司,要求堅決禁止搞“一刀切”和“濫問責”,并簡化有關督察接待和保障安排,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文件要求,對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擔當盡責且成效明顯,但因客觀原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對自我加壓、嚴格工作目標要求且正確履行職責,但因歷史原因或難以預見因素,導致未完成工作任務或未達到預期效果的,應當實行容錯機制,鼓勵有關干部擔當作為。
記者梳理發現,這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首次提出可啟用容錯機制。
地方曾出臺環保干部容錯辦法
容錯,即在特定條件下,如果未達到治理目標,可以不被問責。
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對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等提出明確要求。隨后,各地制定出臺了相應實施意見。
在地方層面,也有省份出臺專門針對環保干部的容錯實施意見。
今年1月,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與駐廳紀檢監察組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激勵生態環保干部改革創新擔當作為容錯免責的實施意見(試行)》,成為首份專門針對環保干部容錯免責的實施意見。
隨后,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山東省生態環境系統干部履職盡責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成為全國范圍內第二份關于環保干部容錯糾錯辦法。
在兩省規定的具體容錯情形中,勇于探索、先行先試、大膽創新、主動擔當等,成為界定容錯的關鍵詞。
山東印發的實施辦法規定了12種履職盡責的情形和10種從輕、減輕處理或者予以免責情形。該辦法提出,容錯糾錯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合理界定容錯情形和條件,結合不同階段、不同地區和行業領域的實際情況,歷史地、全面地、辯證地看待改革發展中出現的失誤和偏差,客觀公正地評價干部。
浙江省印發相關實施意見,劃定了12種免責情形,包括在貫徹執行上級指示決策部署中,為推動發展、攻堅克難,主動解決問題而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出現失誤或錯誤等。同時,意見也明確了不得以容錯免責為由從輕、減輕或免予責任追究的6種情形。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生態環保工作廣受關注。一大批環境問題得到整改,不過,一遇到環境問題就“問責環?!钡那闆r時有發生。有評論指出,制定針對環保干部的容錯糾錯機制,有利于讓環保干部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