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設施問題集中,治污設施設計安裝普遍不規范,收集率低;缺乏有效監控手段,設備運行率低;低效工藝設施充斥市場,處理率低等“三率”低的問題成為明顯短板。很多企業的VOCs治理設施還停留在“有沒有”“上沒上”的層次上,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規程未建立、人員技術能力不足、運行管理差等問題。
近日,在由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和中國環境記協在京共同舉辦的以“開展監督幫扶,減少VOCs排放”為主題的第八期環境茶座上,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今年夏季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的5個輪次的藍天保衛戰夏季VOCs污染防治精準幫扶情況。
結果表明,石化、化工、油品儲運銷企業VOCs的排放問題較為突出。
化企VOCs治理難度大
參與監督幫扶的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部執法局督查專員李天威介紹說,今年7月15日至9月22日,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了5個輪次的藍天保衛戰夏季VOCs污染防治精準幫扶,涉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長三角、長江中游以及珠三角等區域的82個城市,圍繞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5個行業,篩選出近30%的VOCs減排潛力大的重點縣區,聚焦300個典型園區、3200余個特色產業集群和每個城市VOCs排放量前100名的重點企業。
問題產生有四大根源 多措并舉彌補治理不足
李天威指出,為進一步彌補VOCs治理方面的問題和不足,石化行業要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在中國現行的體制下,如果地方政府的認識不到位,企業的主體責任得不到強化,很多監督檢查工作絕對會流于形勢。
要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認識,厘清部門間的職責,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明確VOCs治理時限和目標任務要求。
同時,政府要針對不同行業VOCs來源眾多、組分復雜、治理技術多樣、適用性差異大、技術選擇和系統匹配性要求高等特點,強化分類管理和科學幫扶指導。
此外,加強科技保障勢在必行。要強化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對VOCs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勢在必行。
“‘十四五’期間,還要充分發揮經濟政策工具,實現對VOCs的精準治理。既要完善稅收價格政策,又應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沒有政策的創新,VOCs的整治步履會很艱難。另外,要創新、完善、實踐監督幫扶新路子。還要全面夯實臭氧物質防治基礎,包括研究基礎、激勵措施、標準規范的制修訂,特別是生態環境監管監測執法能力的短板必須補上。否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李天威如是說。
據了解,對于今年夏季的監督幫扶效果,生態環境部還要進行“回頭看”。一是看重要問題的整改“干沒干”,二是看地方承諾和企業承諾的立行立改“改沒改”,還有沒有新的問題出現。
“為提升石化、化工、煉油儲運銷企業VOCs治理意識,除政府監督幫扶外,還應將企業容易出現的問題向社會公開,讓全社會共同參與監督企業的排放情況,督促企業自查自糾,實現自主減排。”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