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牢安全生產基礎,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國務院安委會今年正式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國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是此次《行動計劃》中的9個專項之一,是對《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中部署的重點工作任務的落實和具體細化。
補齊短板 防范危險化學品系統性安全風險
“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從業人員素質能力與化工行業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孫廣宇認為,目前,我國化工行業產值已經占到世界的40%,居世界第一位。但部分企業法制意識、風險意識淡薄,重效益輕安全問題突出,應急處置能力嚴重不足。部分中小化工企業從業人員不具備從事化工行業高風險崗位操作的能力水平,專業人才嚴重不足。部分地區重發展、輕安全,在不具備條件和能力的情況下,盲目發展高風險的化工產業,沒有守住安全紅線。
孫廣宇表示,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主要基于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針對近年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事故暴露出的問題,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防范危險化學品系統性安全風險。
精準發力 轉化專家指導服務工作多重效應
孫廣宇表示,專家指導服務工作“安全生產宣傳隊、教導隊、示范隊、護衛隊”的多重效應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果。專家指導組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傳授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孫廣宇認為,第三輪專家指導服務打通了基層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的“最后一公里”,并在全國疫情防控常態化、生產秩序加快恢復等形勢變化的特殊時段,針對安全生產壓力大的重大危險源罐區與庫區、煤化工企業、涉及硝化工藝企業、涉及其他危險工藝等重點領域進行了集中檢查,開展精準指導幫扶。
集中力量 消除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
孫廣宇介紹,本次專項督導檢查工作中,形成了三級聯動(即部級統籌推動,省級協同調度,市級現場實施)、六個“集中”(集中會商、集中培訓、集中檢查、集中督辦、集中曝光、集中演練)的工作機制。“地方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消防救援機構充分發揮‘1+1>2’的合力優勢,首次確立了聯合辦公、集中督查的工作機制,形成了縱向貫通、上下聯動,橫向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的全新模式。”
孫廣宇表示,聚焦開展重大危險源督導檢查,向全社會再次傳遞了防范重大風險作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首要任務的強烈信號。在堅持“整治服務兼顧、檢查指導并行”,推動執法檢查和指導幫扶“雙到位”的工作下,隱患排查治理專業化提高,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得到推動。
另外,通過對全國7687家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22326處重大危險源的督導檢查,77164項隱患被發現,其中一般隱患75923項,重大隱患1241項。目前,已整改隱患54302項,整改率達70.4 %,對未完成整改的257項重大隱患實施掛牌督辦。孫廣宇介紹,目前,全國各級消防救援機構和危化監管機構實行一個工作專辦全過程調度指揮,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已初步建立。
孫廣宇表示,專項工作期間,全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未發生安全生產和火災事故,有力保障了重點時段的安全穩定,為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好了局,探索了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監管的新路徑。
來源: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