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科院 | 漿態床蒽醌法雙氧水、HPPO法環氧丙烷工藝包等3項綠色化工技術通過審查
近日,石科院“12萬噸/年漿態床蒽醌法制雙氧水工藝包”、“30萬噸/年丙烯雙氧水法生產環氧丙烷(HPPO)成套工藝包”、“醇醚回收技術”3項技術通過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的審查,在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產品優化升級、促進環境保護等方面作用顯著。其中,HPPO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漿態床蒽醌法制雙氧水技術是由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成套技術,2019年8月在巴陵石化建成國內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示范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已穩定運行一年。在此基礎上,石科院進一步優化工藝并開展工程放大研究,完成12萬噸/年漿態床蒽醌法制雙氧水工藝包開發,提升了整體技術經濟性和安全可靠性,可滿足30萬噸/年己內酰胺裝置的配套需求,解決下游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HPPO是國家政策鼓勵且急需發展的先進技術,有利于提升我國丙烯資源利用、調整石化產業結構、增強行業競爭力。石科院與兄弟單位經多年攻關,2014年建成國內首套10萬噸/年雙氧水法工業示范裝置,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HPPO成套技術的國家,目前該裝置已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基于此,石科院科研團隊潛心研究,優化對工藝流程、反應單元及控制系統的技術攻關,完成了國內首套30萬噸/年環氧丙烷成套工藝包開發,有望成為中國石化在化工領域的一項拳頭技術,促進高端新材料產業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另外,石科院與天津大學合作開發了醇醚回收技術,不僅可以有效處理HPPO工藝產生的廢水,而且可以回收廢水中高附加值的丙二醇醚和丙二醇,降本增效同時促進環境保護。
信息來源:中國石化石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