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生產企業原料和產品進出受阻,造成產銷銜接不暢,化工市場大幅受挫全面承壓。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各種管控松動,產需關系正在修復,加之原油市場逐漸企穩,化工市場有望筑底回升。
一是國際油價有望企穩。作為化工市場風向標的國際原油市場同樣受疫情影響,價格震蕩下行。一季度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原油進口量或銳減,而中東、歐洲等區域防疫形勢嚴峻,原油市場長期以來“上有頂、下有底”的通道型價格波動形態徹底告破,今年以來油價已經重挫了1/5。3月4日,OPEC成員國正在努力爭取俄羅斯的支持,與他們一道進一步減產,以支撐油價。盡管俄羅斯遲遲未表態參與新一輪的深化減產,但依當前油價運行趨勢看,油價底部失守將促使核心產油國快速作出應對,產油國聯盟再度達成大幅減產協議的概率較大。3月中下旬油價或開始反彈,屆時將提振化工市場。
二是供需關系得到改善。受疫情影響,工廠一度大面積停工減產,市場陷入“蕭條”。雖然中上游原料生產企業也同樣多有限減產舉措,但疫情使終端需求過于清淡,因此中上游許多企業因庫存高企而被迫停、減產。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受控,2月下旬后人員流動以及物流運輸有效恢復,中下游企業開始陸續復工。雖然終端需求的回升不能一蹴而就,但市場交投逐步活躍,貿易心態也正在改善,基礎化工品市場整體生產經營以及交易等活動在3月開始陸續復蘇。3月中下旬后,化工市場觸底反彈可期。
三是扶持政策不斷出臺。為了減少疫情影響,國家在宏觀政策層面密集推出一系列措施,持續加大對企業復工復產乃至經濟復蘇的扶持力度。在金融層面,流動性不斷釋放,逆回購操作達3萬億元,同時通過企業再貸款降息、延期償還付息等政策,為中小民營企業紓困。而為緩解企業經營壓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各地決定階段性降低工商業用電價格,同時多地制定出臺企業和項目開復工、經營達產、資金保障及交通運輸保障等四項財政獎勵政策,用“真金白銀”為復工復產企業增強信心。
再看國際市場,雖然目前外圍包括歐美、西亞、東亞等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呈現蔓延態勢,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基于經濟增長將遭遇重創的擔憂,或出現歷年罕見暴跌行情,但預計國內市場環境將率先得到改善,利好化工市場走出低谷,逐步進入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