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5年乙烷進口量或將激增??
盡管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但今年中國從美國的乙烷進口量預計仍將激增,因為面臨利潤縮水的大型石化生產商紛紛轉向使用美國頁巖氣繁榮帶來的更廉價的原料。
中國公司正投資逾160億美元建設裂解裝置、升級工廠、擴大倉儲規模,以及建造超大型乙烷運輸船來運輸液化氣。
美國出口能力和油輪短缺是阻礙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乙烷貿易增長的兩個因素。
中國幾乎所有乙烷進口都來自美國,有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乙烷進口量將在630萬至820萬噸之間,增幅在9%至34%之間。目前尚無關于乙烷進口量的官方公開數據。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出口需求,美國管道網絡運營商Energy Transfer和 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正在擴大其終端的容量。咨詢公司FGE天然氣液體主管阿爾曼·阿什拉夫表示:“目前的瓶頸是美國的出口。”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0月份報告稱,中國購買了美國近一半的乙烷出口量。該署預計,到2025年,美國乙烷凈出口量或將增長6%,達到1120萬噸。EIA 分析師表示,預計中國將吸收大部分增量。為與中國競爭,泰國計劃購買更多美國乙烷,以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逆差,而泰國水泥集團正在重新配置其在越南的龍山裂解廠,以使用更便宜的原料。臺灣最大的石腦油進口商臺塑石化表示該公司也在研究進口美國乙烷用于其裂解廠。大宗商品情報公司ICIS分析師表示,不斷增長的需求和受限的出口能力將導致從2026年開始乙烷市場吃緊。公司文件顯示,2024年至2026年間,中國企業計劃每年增加至少770萬噸乙烷和其他氣體液體的加工能力,因為他們希望利用更便宜的原料。他們需要轉型以提高回報。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表示,中國乙烷裂解廠每生產一噸乙烯可獲得300-500美元的利潤,高于石腦油加工廠的利潤率。三江化工在2024年上半年財報中表示,其混合進料裂解裝置的投產,使成本降低了五分之一,并讓虧損的環氧乙烷/乙二醇生產扭虧為盈。除了工廠升級,還需要新的運輸能力。阿什拉夫說,每年每生產一百萬噸裂解原料,至少需要六艘專用VLEC來運輸原料。日本IINO Lines的高管表示,建造一艘VLEC的成本為1.6億至1.7億美元,耗時三年。該公司已將今年完工的首兩艘VLEC租給了英國私營集團Ineos,用于將美國乙烷運往中國。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萬華化學擁有三艘VLEC,并將在年底前再增加兩到三艘油輪。由于未獲得對媒體發言的授權,該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姓名。他表示:“主要的限制因素是航運”,因為未來幾年中國造船廠的訂單已經全部滿。他估計目前共有29艘VLEC投入使用,并預計中國的需求增長將跟隨新船的增加。“需求很大,但來貨船也很多。由于主要進口國是中國,而出口國是美國,因此中美之間存在政治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印度海上天然氣公司的液化天然氣團隊表示。不過,一些分析師和Enterprise首席執行官淡化了乙烷受到北京和華盛頓針鋒相對關稅影響的可能性,因為中國更愿意保持原料低價以支持行業。FGE的阿什拉夫表示:“整個行業表現都不太好。貿易戰爆發時,他們總會利用其他行業。”中國將2025年的乙烷進口關稅從2024年的2%下調至1%。Teague表示,中國丙烷和乙烷用戶依賴進口。“因此,從液化天然氣的角度來看,我并不擔心,”2月4日,他向分析師表示,他指的是液化天然氣。為應對這一激增的需求,Enterprise計劃于今年下半年在德克薩斯州奧蘭治縣開設一個終端,每天出口120,000桶乙烷,并計劃在2026年擴大這一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