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為業內廣泛關注的中國石化試驗項目—— 一氧化碳側線試驗裝置在揚子石化投料開車一次成功。該裝置采用合成氣耦合轉化制低碳烯烴技術,以一氧化碳、氫氣為原料,主要產物是低碳烯烴混合物,公稱每小時可生產500標準立方米合成氣。裝置投產后,碳2碳4轉化率可以提高到50%至80%,經濟性和應用價值大幅提升。該技術的成功應用對于緩解我國石油資源供應緊張局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首套3G+環管聚丙烯裝置開車成功
另外,中國石化還有PP裝置投產。近日,海南煉化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共聚反應器投入運行,產出高性能抗沖共聚聚丙烯產品,標志著中國石化3G+環管聚丙烯技術實現全流程成功開車。這是中國石化應用該技術建成的首套裝置,具備進行高性能聚丙烯樹脂生產的能力。
3G+環管聚丙烯技術由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工程建設公司(SEI)共同開發,基于三代(3G)環管技術,首次采用新型流化床共聚反應器和聚合物粉料非減壓氣鎖技術,使生產的抗沖共聚物產品性能大幅提升,共聚反應器的開車周期將進一步延長。通過反應器直接制備聚丙烯合金,可以部分替代共混改性工藝,可實現高性能合成樹脂加工過程節能降耗,為下游制造業提供高性能原材料支撐。
此次開車生產的產品橡膠相含量超過30%,大幅超越3G抗沖共聚聚丙烯產品,抗沖性能有了顯著提升,是目前世界上采用環管聚丙烯工藝生產的橡膠相含量最高的產品。
來源:烯烴及高端下游